.
记者非常自豪的点了点头:“那是当然。”
不过皮尔斯等人倒是白担心了,秦少游非常平静的说道:“刚刚这位记者先生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话题。以他浅显的目光来看,这似乎是外国资本对日本金融市场的一次入侵,但是我们究竟有没有深刻思考这次事件背后的含义?本次亚洲金融会议的主题是在亚洲地区建立一个稳定安全的金融体制以及拉近亚太各国的贫富差距,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什么?贫穷,落后,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以及在和发达国家的对抗中,亚洲人自己的互相拆台。”
秦少游激昂的声音在整个金融论坛会场上空回荡着:“不错,我们第一国际银行,甚至洛克菲勒财团以及德意志财团是想收购山一证券,收购芙蓉财团,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第一国际银行一直致力于帮助亚洲国家制造一个安全的金融体系,现在比较成功的例子有韩国,中国香港。我想问问这位记者先生,你是否看到在我们第一国际银行的帮助下,韩国经济出现了极大的飞跃?你是否看到我们第一国际银行帮助香港度过了最危难的时刻?你没有,你只是站在这里对一个希望帮助日本的银行家进行指责。”
秦少游锋芒所指,那位记者垭口无声,他不过是受人指使而已,对于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认知来反驳秦少游的言论。
紧接着,秦少游长叹一声,表现出一副悲天怜人的样子,语气沉重的说道:“纵观历史,从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1720年的英国南海公司泡沫,1837年美国经济恐慌引起的银行业的收缩,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掉落到谷底,1938美国金融危机。1987年黑色星期一。标普指数一夜间下跌了20%,无数投资者被深深套牢,并陷入了痛苦境地。这些例子都在表明。亚太各国完全有建立金融安全体制的必要性。”
秦少游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那位日本记者地责难,并把话题引到了这次亚太金融论坛峰会地主要议题之一----金融安全。至于那位受人唆使的日本记者,早已经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会场。
此刻,秦少游扶着讲台,扫视了一下在座地各国金融巨头,继续说道:“金融危机大多都是经济危机的征兆,金融恐慌是经济危机的初始阶段。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制度。当资本主义的这一基本矛盾达到难以调和的地步时,就会以危机爆发的形式来暂时强制性解决。使社会生产力受到巨大的破坏。信用、货币和金融不过是其中地一个环节而已。如何来建立一个安全的金融体制?我们都知道金融风险的大小、金融安全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该国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如何。当一个国家的对外依存度提高、从中获得众多利益、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其防范金融风险、抵御外部冲击、维护金融安全的责任和压力地增加。”
紧接着,秦少游把话题引向了日本,这才是他真正想说的话:“日本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体,肩负着维护亚太金融稳定的艰巨使命,但是让我们来看看日本最近都发生了什么。”
秦少游说道这里,一旁的瓦莲京娜见台下那些金融巨头全神贯注若有所思地样子,心里面暗笑。她虽然不懂金融。但是瓦莲京娜非常了解老板的性格,秦少游越是表现悲壮,那十有八九就是要有人倒霉了。和普通人有点不一样的是,一般人是算计别人,秦少游是算计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
秦少游可不知道瓦莲京娜脑子里面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他继续讲述着自己地见解:“我们很不信地看到,在日本股市的份额占最多地居然是外国人,日本本国散户才占15%,日本企业则只有9%。那么多钱到哪里去了?许多企业都要求金融机构采取稳妥的方式管理自己的金融资产,有的大企业甚至自己开个银行来理财。日本的私人银行遍布大街小巷。但是这却极大的埋下了安全隐患。银行间充塞着大量的不良资产。”
“如果一旦再次爆发金融危机,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日本银行间拆借利益为负利率。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秦少游扶着讲台,缓缓的说道,“所以我觉得日本政府应该鼓励日本民众进行私人投资,在让日本民众获得更多利益,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防范金融风险、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只要日本的经济实力变的强悍了,那么就有足够的能力帮助亚太地区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金融体系。”
秦少游这段话透露出了两个信息,一是日本银行间负利率的出现,二是鼓励日本民众进行投资,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策略。而秦少游的真正目的就在于第二个信息,日本政府拥有很多外汇储备,负债率低,日本民众的负债率也低。也就是说,就算爆发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冲击也不会太大。但是如果秦少游能够引领一次投资热的话,那么将会给日本卖下一颗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至于日本会不会帮助亚太各国共同建立一个安全的金融体系,那结果已经是显而易见的---绝无可能。另一方面,这次的亚太金融论坛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电视直播,而秦少游之所以说日本经济上的强大,只是为了满足一下日本民众虚伪的自尊心,消除掉他们的戒心而已。当然,仅凭秦少游的这几句话并能对日本民众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但是秦少游也早已经有了一连串的计划安排。事实证明,秦少游的这番讲话也确实引起了日本投资者的好感,甚至日本民众的好感。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