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以前聊天时,我那哥哥似乎的确跟我谈过前朝密诏立储之事,还曾暗中旁敲侧击询问我的意思。只不过大家也知道,本王平素没什么大志,对这种事也不感兴趣。再加上时间久远,因此竟然第一时间没想起来。”
乾元毅不紧不慢的话,让殿中的群臣心情大起大落。谁都没想到,开始之前本以为五皇子占据绝对上风的,局面竟然几度转折变成了眼下情况。随着乾元毅这番隐蔽的表态,大皇子手中这份圣旨的真实性急剧提升。
最起码,没有人敢公然否认了。
可这样一来,继位之争就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两位皇子手中都有一份圣旨(口谕),而且也各有证据。在皇室内部的支持者,也基本打了平手。一边有成国公乾太卓,而另外一边则有三公主和态度相对不是太明朗、但也表达了倾向的福王!
“会不会两份圣旨都是真的?只不过立下圣旨的时间不同,期间发生了什么,导致先皇改变了态度?”
有朝臣试着提出这个解读,看上去两不得罪,但不出意外得到了两大皇党的一致驳斥。立储、继位是何等大事,又不是请客吃饭,怎么可能态度说变就变?拿了当儿戏吗?
不过,这位朝臣试图和稀泥的愚蠢行径,虽然没能成功,但却两大党羽的攻讦和战端重启。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手中圣旨是假的,随即情况发展到了攻讦两位皇子自身,文成、武功、仁德……眼瞅着这种互相攻击要演变成乾元皇室内部的丑闻,大怒的乾太卓不得不利用威望强行压下了纷争!
………
第一场太极殿议事,以双方大肆争吵半天而毫无结果告终。
大皇子党羽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虽然没能让众臣承认自己手中圣旨的合法性。但同样也搅和了五皇子所谓的先皇口谕。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双方的圣旨同时作废。这样一来,原本在立储和传位上占优势的五皇子党。瞬间拉平到了跟大皇子派系同样的地步。
接下来,双方要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而这一次。双方各凭实力!
五皇子派系虽然占据了城卫军和禁卫军,但禁卫军是不能出中州的,它的作用是保护乾元皇室。这意味着,真要是到了起兵的时候,只要战场放在中州之外,五皇子手上能动用的实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
相反,由于根基在外,得到了宋家倾力支持、从很早前就开始准备的大皇子。在兵事上比五皇子有优势!
当然,眼下的情况,还没发展到最后那一步。西南的五斗米道叛乱虽然平定了,但帝国情况依旧十分孱弱,东南的陈武更是隐隐有尾大不掉的势头。连年对外战争,让帝国的财政严重赤字。这种情况下,若是出现两位皇党互相攻伐的情况,帝国会瞬间分裂成三块,陷入无法收拾的局面。
朝中真正有眼光的重臣,都知道内战的可怕。哪怕眼下情况似乎别无选择。但仍旧在竭力奔走,以避免那一幕出现。
这一点,哪怕是两位皇子各自的势力内部。也是有共识的。
何况,在形势无法挽回之前,他们还有很多要忙的。比如公布先皇驾崩噩耗,举国披素一周;将现在在安圣殿停灵的先皇棺椁下葬并告祭太庙;给先皇追封谥号和尊号;后宫嫔妃移居以及皇后和太后等一大堆问题。
按照帝国规制,安圣殿停灵到下葬有两周时间。
在第一次太极殿议事没有进展的情况下,这两周的缓和,无疑成了两大皇党加紧活动的最佳时间。有散播谣言的、争取舆论的、拉拢有民望的文坛大师帮忙造势、收买仍旧在中立的官员……除了文的方面,两位皇子也都不约而同的做了最坏的打算,利用这段最后的和平时间调兵遣将。
由于中州是五皇子的主场。这里的调兵遣将主要指的就是他。
除了拱卫皇城的禁卫军团外,城卫军团已经在神不知鬼不觉间悄然出城。堵住了出中州的各大路口和要道,随时可以严加盘查。取得了成国公乾太卓支持后。五皇子通过军务大臣霍韬略,调动了平叛后驻扎在西川郡的鹰扬军团,让其东进到中州和清河郡交界。
一来是随时可以继续东进,兵锋直指东北的燕云郡;另外一边,也是为了威吓清河郡的清河军团!
如果能够说服、笼络住清河军团的军团长,让他效忠五皇子,那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也能依靠鹰扬军团十个师团的力量,弹压住对方,让清河军团不敢有异动。
就表面来看,五皇子的准备已经十分周全。虽说因为老皇帝的蹊跷死亡,外加大皇子突如其来的圣旨,导致朝堂上的局面没能完全按照他预想的方向走。但依靠禁卫军团、城卫军团,仍旧保证了对中州的绝对控制。
真要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说不定只能乱来了。五斗米道叛军余孽这一两年来始终没有停止活动,若是恰好有那么一支在告祭太庙的时候闯入中州……
虽说这样做对形象和威望很不利,也容易招来诟病和指责,但只要没有直接的证据,就奈何不了五皇子。而那些追随大皇子的党羽们,在自己那位哥哥遭遇不幸后,只要不是傻瓜,自然知道该投奔谁!
人一旦死了就什么没了,而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将整套计划反复思考后,五皇子乾明昊原本有些糟糕的心情好转了不少。发了片刻呆后,他传了一道命令下去,命人严密监视大皇子府的动静,确保大皇子始终在府内没有离开。与此同时,命令禁卫军团和城卫军团全面封锁、切断中州跟外面的联系,在先皇下葬、太庙告祭之前,不许任何人离开——尤其是往燕云郡的方向!
只要大皇子出不了中州城,任他在燕云郡那边根基如何深厚。有多少外援,都掀不起任何风浪。
………
帝国第十四任皇帝乾元基驾崩的消息,伴随着邸报飞快传遍了整个帝国。随后朝东大陆各国扩散开来。
但凡在中州驻有使节的国家,不管是跟帝国交好的还是敌对的。都为这条突兀的消息吃了一惊。而随着噩耗一并传来的消息中,却并没有关于新皇的任何说明。联系到乾元帝国内部那已经近乎公开的两党争斗,很多人都从中感觉到了什么。
一场狂澜和风暴,就要在帝国内部爆发了。
不管是出于看好戏的目的,还是表面上的哀悼,除了西北的瓦刺外,东北的勒拿人、西域四国、西南的印加人、东南的阿曼,其驻在中州的使节都向乾元皇室转达了哀悼之意。至于北面跟帝国关系还算不错的巴伦支公国。南面帝国的忠实藩国青越国就更不用说了。作为在帝国内部隐然自成一派的松江,当然也不会没有表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