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可否换一个条件,将心比心,如果唐朝提这样的条件,殿下能接受吗?”
李密仰头想了片刻眼中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
………既然是强人所难,那我只好换一个条件了,好吧!我不勉强唐朝,我就换一个条件,我要十万匹绢布。”
这才是李密的真正条件,封德彝的背叛虽然令他恼火,但那只是面子上的损失,现在李密更看重的是实际利益,粮食、布匹这种最现实的财物,用一个封德彝人头换取十万匹绢布,这可是大买卖。
温大雅一下子明白了李密的意图,他心中暗骂一声无耻,好在这个两个条件都没有触犯了土地和人口的底线,他可以答应。
“魏王殿下还有别的条件吗?”
“别的就是希望我们双方能以诚相待,共同对付隋军南扩。”
温大雅郑重地点了点头,“就凭魏王殿下‘以诚相待’四个字’两个条件我都答应了。”
……
温大雅离去,邴无真也退下了,房间里只剩下房玄藻和李密两人,房玄藻是坚决反对和唐朝结盟,他并不像邴无真那样存有私心,而是他认为和唐朝结盟,是战略上的失误。
“王爷可意识到我们魏朝和隋唐相比还缺什么?”
这一点李密心知肚明,他负手慢慢走到沙盘前,久久凝视着沙盘,良久,才叹口气道:“我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口。”
“王爷说得不错,唐朝有关中和巴蜀,又占据了富庶的荆襄,人口众多,而隋朝有河东和丰州,我听说丰州正陆续向河北迁移人口,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我们就缺少一个像关中或者河东那样人口密集之地,所以实力上始终比不上隋唐两朝。”
房玄藻看得很透彻,说出了李密现在最大的软肋,其实李密还有一个软肋,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他俘获了杨谈和萧后,那隋朝的皇后和太孙,而他建立的朝代却叫魏朝,军队也叫魏军,这就有点不伦不类,使他丧失了正统,萧后和杨谈的政治优势也没有能发挥出来。
但和名正言顺相比,没有战略之地的软肋更为严重,他为什么提出要三十万石粮食为条件,就是因为他的军粮严重不足。
他占据的地盘根本无法养活二十万大军,只能用军队屯田,但军队屯田也解决不了燃眉之需,没有人口,就没有粮食和赋税,也没有兵源,这是李密最大的软肋。
而房玄藻知道李密的问题所在,他也想到了应对之策。
“王爷,其实我们可以向南方发展,以江都为都城,以吴越之地为腹地,北可控江淮中原,南可达吴越三闽,足以和隋唐三分天下,如此,为何要替唐朝卖命,被它所利用?”
房玄藻的一席话使李密有些动心了,虽然在隋朝前期,南方经济人口不能和北方相比,但在隋末大乱中,北方遭安极大破坏,大量人口南逃。
相反,江南遭受战争破坏却相对小一些,反而成为经济发达之地,虽然在隋末后期,江南也有李子通、杜伏威等人的造反,但在那个时候,各个诸侯都已经比较重视民生,不再掠夺杀戮,懂得放水养鱼了。
李密首先想到的是江都城,城池高大宽阔,人口众多,后来成为隋朝陪都,是一座可以和太原、长安媲美的大都城,若能得江都,那他就可以直接登基称帝。
“这件事让我再好好想—想,再想一想!”
房玄藻其实也不是要李密立刻答应什么,毕竟事关重大,不可能一下子答应什么,同时也不是要他反悔和唐朝结盟,关键是只要李密心中有自己的利益,他就会悠着点,不会倾尽老底替唐朝卖命。
“那卑职告退了!”
……
李密独自一人负手站在沙盘前,他又想起了往事,其实说起来他和杨元庆的渊源很深,当年第—个赏识他之人便是杨素,他在牛背上读书,被杨素看见,一番交谈之下深以为奇,命儿子玄感和自己交往。
杨玄感是他平生第一挚友,包括杨玄感的造反,也是他一手策划但却没有想到,他现在最大的敌人,竟然是杨玄感的儿子,杨素之孙,使他深感人生际遇之奇妙。
李密又负手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绚丽的晚霞,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紫红色,李密最后悔之事,便是击杀了张须陀,正是击杀张须陀,使他和杨元庆结下了不解之仇,他们之间的恩怨只能是至死方解。
这个死结让李密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未完待续)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