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三章貌合神离
北京更名为北平,是六月二十日开始的事情。
六月初北方作战取得重大胜利,二次北伐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之后,南京中央政府有鉴于一国二京的状况,很快通过决议:改直隶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以示达成中山先生夙愿,国家完成了统一,整个中国只有南京一个合法政府。
七月三日,蒋介石、李宗仁一行经过颇多周折,终于抵达北京城郊的长辛店车站,第三集团军兼平津卫戍总司令阎锡山将军率领麾下百余文武官员,早已等候在站台上,列车刚一进站,鼓乐声阵阵响起,近万欢迎的军民高举标语彩旗隆重迎接,热烈的程度远远超过李宗仁在汉口和冯玉祥在郑州举行的欢迎仪式。
短暂的见面仪式很快结束,没有演讲,也没有致欢迎词和答谢词,将帅们彼此间相互见礼完毕,就在近千侍卫的敬礼中鱼贯走出车站,登车进入北京城。
安毅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阎锡山以及第三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商震等晋绥军将帅,感觉四十五岁的阎锡山远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阎锡山戴着老式将官大盖帽,中等身材,脸膛黑黝黝的,两眼微陷,颧骨隆起,威严的悬胆鼻下蓄着整齐的八字胡,目光温和平静从容不迫,一眼就让人有种老气横秋、饱经岁月的感觉。
阎锡山与任何人握手都彬彬有礼,低声问候,虽然看起来亲切却总让人有一种疏离之感,唯独与年轻的安毅握手时,他没有说话,仔细端详安毅很久,一旁的蒋介石见状愣了一下,随即满脸带笑将安毅介绍给阎锡山和商震。
阎锡山与蒋介石相互点头,会意地笑了笑,少有地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安毅的肩膀,低声赞许:“不错,不错!见面更胜闻名,果真是名副其实啊!”
众多大佬当前,安毅不敢逾越,听到阎锡山的夸奖后只是含笑点头,随即谦虚地敬了个军礼以示谢意,倒是商震自来熟,非常热络地拉过安毅的手低声交谈,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显得颇为高兴。
这短短的见面过程,让旁人感受到阎锡山和商震对安毅的嘉许和重视,安毅也从简简单单的相互致意中,对阎锡山和商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中南海初建于宋金时期,定型始于明代,为明皇家园林之一部分,清朝定鼎中原后,历代清帝均在中南海内兴建殿宇馆轩,作为避暑听政之所。民国成立后,中南海被袁世凯占用,成为北洋政府总统府,此后中南海又先后被用作北洋政府的总统和总理办公地,以及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大帅府”。
如今北伐成功,这里成为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北平政治分会和北平特别市政府所在地,蒋介石、李宗仁安顿下来,风尘未洗,就与阎锡山一起漫步在西花厅旁的幽静小径,低声交谈。
作为蒋介石的侍从亲随,安毅等黄埔将领也远远跟随,亦步亦趋地走在后面,没有谁敢大声说话,只能四处观看沿途景致,从一栋栋青砖灰瓦的屋宇、略显陈旧的雕梁画栋中领略这个享誉华夏的皇家园林昔日的显赫气派。
安毅目光飘忽,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他根本就无心观赏身边动人的景色。此时,他的脑海里不停地思考着蒋、李、阎、冯之间的微妙关系,对可能产生的分裂深感担忧。安毅怎么也忘不了,冯玉祥看到蒋介石和李宗仁一同走下专列车厢时的复杂表情,也为蒋介石惊人的政治手腕大为感叹。
原来,早在三个集团军会师直隶、围攻北京之前,冯玉祥、阎锡山两军都抱着“先入关为王”的心态,对北京城是志在必得,人人奋勇争先,所以蒋介石几乎没有费什么唇舌,革命军就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平津地区。
不过,出于对冯玉祥庞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野心的担忧,为杜绝可能再次出现南北分裂的局面,蒋介石权衡利弊,又与麾下智囊反复商议,最后提请中央政府批准,于六月一日正式任命第二集团军统帅阎锡山为平津卫戍总司令,把直隶和平津地区相对富庶的地盘交给了实力较弱没有多少政治诉求的阎锡山。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