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五章别去(一)
三〇年九月十八日,随着张学良通电全国,支持中央政府,并调集大军进关控制平津地区,在中央军全面进攻下步步后退的西北军和晋绥军终于失去抵抗之力,蒋介石没有给阎锡山保留实力退守山西的机会,命令全军奋起直追,扩大战果,一举拿下苦战半月的兰封一线,接着挥师郑州,发起猛烈攻击。
已经在潼关停留一月有余的安毅送走开赴西安的胡宗南第一师,将赈灾事务交给到来一周的中央政府赈灾委员会官员,命令朱世贵十七师将洛阳防务移交接防的第九师,撤出洛阳返回襄阳驻扎。
战功彪炳人数剧增的新十六师、新十七师也相继告别豫西、陕南各要地,分批撤回宜都和枝江驻扎,唯独留下镇守华阴的十六师、驻守宝灵的四十四师和卫戍潼关的新十四师,等候中央军委的进一步命令。
九月二十日,第一列满载赈灾粮食的列车插满国旗党旗,贴满赈灾标语,自浦口出发经过潼关开赴西安,世界各国记者随之蜂拥而至,安毅避而不见,率领卫队和军团司令部特务团悄悄前往商州,与新十四师第三旅将士一起对盘踞周边打家劫舍、拒不投诚抗拒改造的三股五千人以上的悍匪进行清剿,把新任潼关行营主任杨虎城扔在潼关,去招架熙熙攘攘追问不休的各国记者。
杨虎城面对纠缠不清的记者,头痛不已,刚开始的礼貌谦逊笑容被忧愁惊怕所代替,无奈之下也效法安毅的那一套,率领行营众官员四处游走考察,以赈灾繁忙安抚民众为由到处躲避。
安毅对东北军大举进关抢占平津各地大力反对,三次致电蒋介石力谏,陈述东北军只要有个明确态度,就是对国家民族的巨大贡献,决不能轻易离开东北地区,放任日本军国势力坐大,预言东北军主力离开东北将会使居心叵测的日本人借机坐大逐步蚕食东北领土,加大掠夺东北资源,并会因此生出更大的野心,产生无法控制的巨大后患。
但是蒋介石求胜心切,根本不接受安毅的苦苦谏言,被安毅惹急了毫不客气地回复一份只有八个字的电报:不在其位,勿谋其政!
安毅接到电报无比失落,只能闭上嘴,忍受钻心的焦虑和痛苦的煎熬,跑到商南干起了团长的勾当,亲自指挥部队对各部悍匪实施猛烈打击,数次提起步枪冲到交战第一线投入战斗,把师长赵东全和随行将领吓得面如土色,反倒是侍卫长林耀东和特务团长方鹏翔等弟兄乐得不行,也都拿起武器跟随在安毅身边投入战斗,为安毅精准的枪法和狡黠的指挥大声叫好。
不到十天时间,安毅就率部把盘踞陕南、豫西南多年的几股顽匪打得尸横遍野,灰飞烟灭,吓得周围十几股大小土匪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混乱多年的十余县镇转眼间一片安定。
十月六日,继范熙绩四十六师、金汉鼎十二师、阮肇昌五十五师、冯轶裴教导第一师攻占开封之后,陈诚十一师、上官云相四十七师几乎同时攻入郑州城,西北军张维玺部、任应岐部、邓宝珊部、冯治安部、田金凯部被困于新郑一线,成了瓮中之鳖,镇守唯一退路荥阳的西北军大将梁冠英见势不妙立即通电就任蒋中正的第二十五路总指挥一职,其余各地西北军将领也都有样学样纷纷放下武器投到蒋介石麾下,就连灰溜溜逃到黄河北岸的石友三也通电服从中央,将撤往豫北的晋绥军一个师尽数缴械收编,并通过把兄弟韩复渠暗中向蒋介石求情忏悔。
称雄中国北方多年、拥兵四十余万的西北军就此分崩离析,中原大战至此大局已定,缓缓落下帷幕。
中央政府随即任命刘峙、张钫、万舞等七人为河南省政府委员,刘峙为省主席;蒋介石把刘峙扶上高位之后,再次任命何应钦为郑州行营主任,代行总司令职权;任命第三军团司令何成浚暂代武汉行营主任,任命杨虎城部扩编为拯陕军,蒋鼎文部扩编为拯陇军,即日经铁路开赴陕甘驻扎,其余各军班师南下,全力剿灭迅速壮大的各地红军。
如此一来,自恃劳苦功高的顾祝同、金汉鼎、王均等未获重用的将领极为不满,中央军内部潜在的矛盾由此显现,并日益尖锐。
送别麾下两个师西进陕甘的蒋鼎文乘坐火车来到潼关车站,匆匆返回的安毅率领第五军团数十将校提前来到站台恭迎,与蒋鼎文和各师各旅的黄埔师兄们热情相见。
相互见礼完毕,蒋鼎文接过安毅的香烟点燃,深吸几口,满脸愁苦地叹道:
“弟兄们这一去可苦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愚兄原本以为能率部回到江浙休养生息,可如今竟然被发配洛阳,在刘经扶和何敬之下面做个小小的陇海路西段警备司令,麾下弟兄数月来打生打死,各级官兵几乎换了一半,却还要开到黄沙漫漫的大西北戍边,真他娘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啊!”
安毅摇头莞尔一笑:“没关系,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小弟打从心眼儿里羡慕各位师兄啊!大哥也别急,洛阳千年古都,人杰地灵,每年牡丹花开佳丽如云,大哥就留下养养身子享享艳福吧,生意上的事情小弟替你看着,请尽管放心。”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