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
因是有家眷,又没什么紧要的事,时迁也不催促,一路上走走停停,每日不过行三五十里地。
这徐晟只有六岁,前两天兴致勃勃,不时从马车出来,坐在徐宁怀里,让徐宁抱着赶路。没想到第三日竟然得了风寒,虽然不严重,时迁不敢大意,赶了一程路,在武丘镇寻了一处客栈歇脚,延请镇里郎中开了药。
这两日,时迁与徐宁倒是相处的不错。
徐宁下定决心去梁山州搏一番功业,因此对梁山州、赵祯自然就关注许多。
这日傍晚,徐宁提着药铺里煎好的风寒药,刚从药铺里出来,就见两个道士带着几个道童在前头走着。
徐宁也不在意,见一行人也投了镇上最大的客栈住宿,这才上了心。
毕竟哪有僧道不投寺院去歇,却去客店内打火安身的。因见住在同一家客栈,因此留心听了这道士与掌柜的话。
二人口音却是山东地界的,等几人住下,徐宁却去柜台攀谈。
掌柜自然识得这两个出手大方的客人,因此当徐宁假意问道武丘镇哪处寺庙灵验,有大德僧道,要求个护身符给小儿佩戴时,这掌柜的张口就指了个去处。
而后说道:“说来也巧,今日有一伙道人也在店里打尖,不过也怪,这几个鸟人怕也不是正经出家人,竟然不留道号,却用俗家姓名。”
徐宁道:“看装束倒是齐整,敢怕是江湖上招摇撞骗的。不知这几人叫什么,今后碰到,须不让他们骗了。”
“我看看,嘿,一个叫董恺、一个是余志旺。”
徐宁听了,大吃一惊,当下记在心里,却不声张。又闲聊两句道:“掌柜的,我去看看我儿吃了药如何了。”
说着,徐宁起身去后头客房去了。
徐宁不去自家房中,推开了时迁的房门。
时迁倒了一杯茶,问道:“哥哥,贤侄风寒可好了?”
“差不多了,明日就能上路。今日我去取药,楼下碰到两个尴尬人。”
时迁问道:“什么人?”
“却是两个道士领着四个道童,这两个道士也不去寺庙投宿,却来了这家客栈。我打听了掌柜,这二人竟然留的名字是董恺、余志旺。”
时迁听了,压低声音道:“哥哥怀疑这两个是青州贼,【朱雀神】、【玄武神】?”
徐宁点了点头:“只怕就是这两个,兄弟不是说汴京城最近流出了童谣,我想着是不是这两人传出的?”
时迁道:“若只一人同名同姓,倒还说的过去,两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怕就是青州贼头目。城里不好动手,这几人若真是青州头目,能擒下来,不仅能搞清楚童谣来源,也是一桩功劳。教师以为如何?”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