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杆打狼——两头怕!可以说是如今华夏和俄罗斯两国在发动机制造技术进行合作上的心态写照。老毛子以往的不良信誉,令华夏担心自己的投资会打水飘,对于这一点,最现实的写照就是可怜的印度人。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印度的两艘航母中,有一艘不得不退役,而另一艘也已经服役长达四十二年,做为要控制印度洋的大国,印度海军对于这种状况自然是不能够容忍的,所以必须要尽快地采购新的航母来弥补空白。一开始,他们是看中了法国的航母,但是法国拒绝向其出售。后来,不得已转向了俄罗斯海军基辅级航母“戈尔什科夫”号。
“戈尔什科夫”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下水,末期正式服役,到九十年代末期,服役时间不过十来年,还算是在青壮期。只是由于俄罗斯海军的军费不足,“戈尔什科夫”号的维护保养不足,有着诸多的毛病,俄罗斯海军也打算将其转手换取资金,以弥补军费不足。只是印度人算了一下,要对其买下来并进行改造维修,总体费用可能会高达七亿美元,这对于印度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令印度人有些迟疑不决。
后来,当时的俄罗斯总理访问印度,提出来俄罗斯政府有意将“戈尔什科夫号”的舰体无偿赠送印度,但是重新整修、改装以及舰上装备、机队组建的费用则由印度自行负担。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令印度人兴奋不已,于是很快双方就开始谈判。由于俄罗斯政府坚持航母必须在俄进行改装,改装费用约为七到八亿美元,同时印度还必须购买俄制舰载机及其它武器装备,总费用可能要达到二十二、三亿美元,双方这一谈就是六年多,才在二零零四年达成总金额为十五亿美元的一揽子协议。
但是接下来令印度人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应当在二零零八年就应当改装完毕的航母,印度人命名“维克拉玛蒂亚”号,如今还在拖拖拉拉地改造中。如果说不发生大的变化的话,方明远前世里离世的时候,“维克拉玛蒂亚”号才开始海试,整整晚了四年,而且改装费用也大幅度的提升,据说俄罗斯要求印度人必须再补交十几亿美元的改装款,才会将“维克拉玛蒂亚”号交付给印度。虽然说之后到底是怎么样,俄罗斯人什么时候将“维克拉玛蒂亚”号交付印度,方明远就不知道了,但是他可以肯定,印度这个冤大头是当定了。
国内也是担心,俄罗斯人在pd14发动机的研发上也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拿着华夏的资金去研发pd14发动机,最后却给华夏一个烂摊子。
但是方明远却知道,俄罗斯人也担心,不仅仅是担心华夏人“山寨”俄罗斯的技术,也担心华夏要是下定了决心甩开了俄罗斯单干,固然华夏占不着什么便宜,俄罗斯自己也不好受。这些年来,俄罗斯在军机方面勉强还能够跟得上美国的脚步,但是在民用航空产业上,却已经被欧美国家甩开。
看着以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为首的欧美客机制造企业隔三差五地推出新式客机,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也在紧跟着它们的脚步,日本也在发展自已的民用客机,俄罗斯人心里一样急,如果说再不跟上来,再过个几年,当年前苏联给俄罗斯留下的老本吃光,俄罗斯的民用航空制造业可就被彻底地甩下了。
俄罗斯如今最缺的就是钱,不仅仅民用航空产业缺,军工产业一样缺!而且,没有钱又导致了严重的人才流失!无论是新材料开发、新工艺设计、新理论的应用,航空发动机上的任何一项细小的改进,往往都需要顶尖的技术人员、最好的实验设备、消耗大量的原料和海量的时间来得到最可靠的改进措施。
前苏联解体后,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级技工都被挖了墙角,而即便是留在了俄罗斯国内的那些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由于长期得不到充足的资金开辟新的项目,更没有精力和资金去与国际同行们进行沟通交流,造成知识体系老化、技能水平退步,疾病和年龄又使得这一批人不断地减少。而且这一产业非常匮乏新鲜血液,低廉的薪酬根本就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并长期任职,已经有俄罗斯专家公开宣称,如果说不改变目前的这个状况,再过十年时间,也许俄罗斯的军工产品的装配质量水平就将迎来大崩盘!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些年来的俄制发动机的质量控制正在非常严峻的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方明远积极主动地推进国内建立发动机集团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再不从俄罗斯捞一笔,也许再过个十年时间,俄罗斯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对于华夏来说,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而到了那个时候,国内的大飞机制造就会越发地依赖西方发动机制造公司。所以,华夏与俄罗斯是互相担心,但是又都明白合则两利的结果,方家与俄罗斯企业联合建立这家公司,就成为了折中的结果。
国清山点了点头,确实是如方明远所说的,pd14的研发和生产,至少也是十几亿美元的投入,而且最终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达到设想的标准,还是未知,这对于预算吃紧的俄罗斯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迫切地需要外来资金地加入。
“不过日后,这资金的压力可是就要转移到我们的头上了。”国清山道。对于将成立的发动机集团公司,方明远坚持控股,自然未来所要担负的责任也就更大。
“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国伯伯,未来公司管理这一块可是要靠您了,可绝不能被俄罗斯那边压制住,要按照我们的步调来走。”方明远正色道,“不管是ps90涡轮风扇发动机还是正在研发中的pd14发动机,要尽可能多地把俄方的技术资料和设备捞过来,哪怕多付出一些钱也没关系。”
这是他所知道的最后一次经济危机了,也是他最后一次捞“黑钱”的机会,得到俄罗斯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可不仅仅是有钱就可以的。两年前,恐怕要是自己提出这个要求来,斯捷帕申能唾自己一脸。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村,再有没有这店,谁也说不准!
“我明白!”国清山重重地点了点头,都已经要退休的他,能够参与到这样重要的项目中来,也令他重启拼命一搏的念头,日后华夏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史上,他国清山也要留下一笔。
“方,恭喜你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吉尔克里斯特走了过来,对方明远笑道。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