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什么困难,我能帮一把就帮一把......”</P>
“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陈工!”</P>
刘雪健的神情一振,停顿片刻之后,他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P>
“你别说,陈工,我们这还真遇到了一个小麻烦。”</P>
“你要是现在有时间,就一起帮着看看?”</P>
刘雪健的神情里透露着一丝赧然,语气也有些不易察觉的愧疚。</P>
搞什么,人家是来学习的,结果学了一个多月,什么东西也没带回去,反倒是自己这边薅了不少“技术羊毛”。</P>
这还算交流吗?</P>
纯粹是技术扶贫吧?</P>
----或许本来他就是来技术扶贫的,只不过是为了让603所面子上过得去,才取了个这样的名字罢了......</P>
陈念微微点了点头,开口问道:</P>
“什么麻烦?是组装流程上的吗?”</P>
刘雪健摇了摇头,回答道:</P>
“不是组装流程,是材料问题。”</P>
“我们之前测试过h-20的起降系统,发现现在的起落架,如果是用在其他战斗机、甚至其他民航客机上都是够用的。”</P>
“但h-20不一样,h-20因为特殊的机体设计,降落时进近速度比较快,落地冲击力也相对较大。”</P>
“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设计思路,起落架应力集中现象会比较明显。”</P>
“这么一来,起落架的寿命会大幅缩短。”</P>
“本来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最多就是定时更换起落架易损件就好了。”</P>
“但h-20的起落架仓和弹仓存在机械结构上的互用,估计后期维修会很麻烦。”</P>
“所以我们就在想,能不能有什么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P>
“这几天我们下班了都在研究这事儿呢.......陈工,我觉得你挺有想法的,要不也一起看看?”</P>
陈念挠了挠头,语气有些疑惑地问道:</P>
“这玩意儿还需要讨论?”</P>
“这问题不是直接用抗疲劳技术体系解决的吗?”</P>
“表面质量改进技术、表面强度增强技术、结构件棱边光整技术......哎?你们不知道?”</P>
看着刘雪健一脸懵逼的表情,陈念突然反应过来。</P>
好家伙,这套体系难道还没出现吗?</P>
不对啊!</P>
无应力集中抗疲劳技术体系不是赵振士在2003年左右提出的概念吗?</P>
到现在,没几天时间就要进入2007年了,难道改进型300m钢材还没出现?</P>
他赶紧停下了话头,转而问道:</P>
“现在起落架是用的300m-2型钢吗?”</P>
“没有啊!用的事300m钢啊。”</P>
刘雪健满头问号的回答道。</P>
怎么回事?</P>
明明自己已经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了,可是陈念提的那些概念,自己怎么完全没听说过啊。</P>
看着他的反应,陈念的心里咯噔了一下。</P>
卧槽。</P>
还真是。</P>
自己所说的这些技术,应该是410所在09年才提出来的概念。</P>
在此之前,国内的抗疲劳技术一直是靠赵振士在撑着----而且已经逐渐呈现出不够用的趋势了。</P>
毕竟,300m钢的氢脆问题其实一直都是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要到2012年光饰工艺发展成熟之后,才慢慢地有了应对方案。</P>
广告位置下